生小孩兒的第一步是什么?
沒錯,就是懷孕!
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,現在很多時候,很多夫妻不是想懷孕就能懷孕的,也不是懷上孕都能生出那么高質量的寶寶的。有的人錯過了最佳生育時機,有的人因為疾病的影響而不能正常生育。
正常來講,雙方身體條件正常的孕齡夫妻,對于懷孕的心理狀態正常自然(不急切),大多都能自然懷孕。但自然懷孕的過程,可不簡單,有很多難關要闖,要想身體條件正常,就需要有很多的關鍵點要保持或糾正到正常狀態。如以下幾點:
①排卵后,卵子能正常無阻礙的與精子在輸卵管相遇和結合,而若輸卵管阻塞自然懷孕就很困難。婚后,正常性生活的夫妻,一年以上沒懷孕者,即可做輸卵管檢查,一般做輸卵管造影即可檢查其是否阻塞。
②精卵結合后形成的受精卵,正常能準確且成功在子宮內膜上著床并植入,進而形成胚胎;若受精卵不在子宮內膜上著床而在輸卵管里著床,即是異位妊娠,檢查確定后一定要手術拿掉;若受精卵是在子宮內膜上著床,但子宮內膜因為孕激素(黃體酮)不足發育不好,也會最終溜掉,而致不孕,此時自身產生孕激素不足時,外來補充保證足量即可。
③受精卵成功在子宮內膜上植入,形成胚胎開始發育,此生長發育過程也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或出現問題。若此過程母體產生黃體酮不足,或胚胎分裂增值過程中出現染色體異常,均可致出血而流產,前者是可以通過補充足量的黃體酮(如黃體酮栓)使妊娠維持下去,后者出現后最終會不可逆性流產(有問題的胚胎/胎兒會有自我淘汰的過程)。另外還有其他很多因素,如胎盤功能失常、血型不合、母體全身性疾病、過度精神刺激、生殖器官畸形及炎癥、外傷等都可致胎兒流產。
④到孕晚期,孕28-不足37周期間,如若生殖道感染、子宮過度膨脹、胎盤因素等可引起胎膜早破;宮頸內口松弛,過度疲勞、腹部外傷、周身疾病如流感、肺炎、嚴重貧血等都可能引起先兆早產。早產兒,出生體重較輕、個頭小,可能伴有敗血癥、營養缺乏癥、硬腫癥等并發癥。
對于有明確備孕需求,迫切想懷孕的夫婦,心態上越急切,往往可能越不容易懷上孕,君不見有的備孕一年以上,去檢查,雙方無身體問題的夫妻,也不在少數,這可能跟心理壓力過大,導致內分泌失調,激素水平失衡有關。此種情況,往往切實的從內心里調整心理狀態,都能如愿。
而對于身體檢查有明確問題或不明原因致使不能自然懷孕的夫妻,如今也越來越多。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底,中國不孕不育率已經攀升至15%-20%,平均每8對夫婦中,就有一對夫婦存在不孕不育問題,且這一人群還在不斷擴大,目前約為4780萬對。這4780萬對不孕夫婦中,有83%通過藥物或輸卵管疏通等手術即可治愈,實現自然受孕;剩下的17%,即810萬對夫婦才具有輔助生殖服務需求,需要借助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。
目前輔助生殖技術主要為人工授精(AI)、體外受精(IVF)-胚胎移植(ET)及其衍生技術,有:卵母細胞胞質內單精子注射(ICSI)、胚胎冷凍與復蘇等。
不論是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或雌孕激素替代周期排卵后,實施凍融胚胎移植(FET),還是超促排卵處理,體外受精-胚胎移植(IVF-ET),患者自身都會有或存在潛在的黃體功能不全,都需要在胚胎移植前做充分的黃體支持,即補充黃體酮(如黃體酮栓),促進子宮內膜由增值期向分泌期轉變,使子宮內膜增厚、充血,為胚胎植入作好準備;持續黃體支持減少妊娠子宮的興奮性,抑制其活動,使胎兒安全生長。
隨著社會發展,生活壓力加大,環境改變,人們連懷孕生孩子都已經變得,感覺不像以前那么簡單和容易了!雖說,醫藥方面還是有很多方法幫助人們如愿抱娃的,但總歸是比自然而然的懷孕更耗時、耗力,和承受更多身體與精神的壓力。
所以,準備懷孕的寶爸寶媽們,尤其是高齡女性更應關注身體機能,因為更易出現自身孕激素不足;最后,合理安全用藥是最好的保證!